查看原文
其他

KTV的花式营生

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-07-28

第2857期文化产业评论


长期持续的疫情,可苦了全国各地的KTV经营者。但近期,一些大难不死、经营模式特别的KTV再度袭来;与传统KTV相比,这些“幸存者”们更具体验感与社交属性,令不少消费者眼前一亮。KTV为何做出如此尝试?在传统KTV逐渐消亡的背景下,“花式经营”真的有用吗?



 | Sybil(文化产业评论作者)

编辑 | 郑玮偲

来源 | 文化产业评论


正文共计4218字 |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



长达数月的疫情冲击下,不少KTV不得不歇业关门。好在,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,近日,文旅部对《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》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》《娱乐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》进行了修订调整。其中明确表示,消费者在娱乐场所、KTV、网吧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,歌舞娱乐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50%等

 

暂且不管这个规定引起的网友热议和吐槽,最起码,我们看到了KTV等线下娱乐场所开门营业的曙光。然而,开门就万事大吉了吗?KTV这个行业其实已经在发生着巨变,其中“花式经营”成为一种现象,各种“KTV餐厅”“KTV主题店”“KTV直播间”令人眼花缭乱。


花式KTV,怎么个花法?


近几年在全网蹿红的成都“火锅KTV”,便是KTV花式经营的一个典型案例:在火锅KTV,顾客可以一边大快朵颐,一边纵情高歌。据了解,这种火锅KTV打出的是“免费包厢吃火锅,唱歌不限时”的宣传旗号,其营收全部来自餐饮。而传统KTV是按时长收取包厢费,另可获得不菲的酒水收入。因此,比之传统KTV,火锅KTV的酒水价格却要高上许多。


△图源:华西都市报


当然,传统KTV也主要是赚顾客的酒水钱,包厢成本并没有多少,这也解释了为何KTV的酒水价格总比外面翻了几倍,而且禁止顾客自带饮品。

 

除了尝试线下跨界,“线上+线下”联动经营,也是不少KTV花式玩法的首选。例如在深圳,一家KTV专门开发了线上直播平台,把包厢变成秀场搞起了直播,消费者可以开启包厢中安置的摄像头实时直播,通过平台与观众互动。



也有KTV结合最新的VR技术,在包厢内备好VR头盔,配合歌曲营造更加酷炫的视觉效果,为顾客带来沉浸式的互动体验。


这些玩法,和曾经风靡一时的迷你KTV类似,都是新想法、新商业模式在KTV领域的实践,过去那种纯粹单一的KTV经营模式,似乎快要被市场淘汰了

由盛入衰的KTV行业?

有人会觉得,今天KTV行业发生的这一系列变化,多半是由疫情导致的。大量KTV倒闭关停,其他迫于生存压力,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,招揽生意活下来。
 
客观来讲,疫情充其量只是KTV求变的直接诱导因素之一。实际上早在数年前,国内KTV行业就走上了缓慢发展的道路。2000年左右,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,KTV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,但任何行业、任何领域都有一个增长天花板,人们的消费需求虽然增加,消费方式却不仅限于KTV。再过得十年,市面上出现大量冗余的同质的KTV,最终优胜劣汰,实力较弱的商家退出市场竞争。
 
另外,互联网时代娱乐更加多元,KTV的替代品不断出现。为了取得竞争优势,KTV发展出多样形式,例如靠装修风格取胜的各式主题店、注重设备音质而赢得大众口碑等。商家采取的各类差异化竞争策略,不过是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结果。

前瞻产业研究院《中国KTV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指出,过去十年间,国内KTV行业发展增速逐渐放缓,产业早已从早年间的迅速扩张过渡到平缓发展时期。这期间,行业曾因政策收紧、限制过度娱乐而陷入发展瓶颈,也在互联网共享经济的风口下获得大量资本疯狂注入,从而诞生出迷你KTV这一新兴业态。
 
数据显示,2013年至2015年间,国内KTV企业数量增长迅速,想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的KTV企业达到12万家。


但在随后几年,KTV行业经历了一轮倒闭潮。到2018年,全国传统KTV实体店数量较巅峰时期下降了约8%。与此同时,行业总体市场规模倒是没有发生太大变化,从2016年的1239亿元微增至1280亿元。换句话说,国内KTV行业已近饱和,接下来各家KTV企业之间的竞争只会越发激烈

互联网巨头再插一脚

到了互联网时代,免费模式深入人心。试想,都是K歌,去KTV免不了在一帮人中排队等候,另外还有几十到几百元的支出,如果是在家线上K歌,不但免费,而且无等待、不限时长,想唱什么便唱什么,不香吗?于是,爱免费、爱便捷的人们在K歌软件上花费的时间越长,留给线下KTV的时间自然就会越少。

△图源:比达咨询

举个例子,腾讯音乐娱乐的王牌之一——全民K歌,不但在线上撑起整个集团的社交娱乐生态,更抢入线下,试图挤压传统KTV的生存空间。各大KTV企业奋战正酣的2017年,全民K歌与占据迷你KTV市场份额70%以上的友唱、KTV供应商K米达成战略合作,从线上K歌、迷你KTV、传统KTV三条路径发力,融合多种业态打入市场,构建帝国的全产业布局。
 
在腾讯的宏伟战略里,社交娱乐不分线上线下,只要你想唱歌,无论在家、在练歌房、在大大小小的包厢,你都是我的用户,我以行业无可匹敌的全量曲库鼎立支持。面对腾讯这一互联网巨头的野心,传统KTV的竞争力又体现在哪里?
 
同时,音乐娱乐领域的老二、老三——网易云音乐、阿里音乐也不甘示弱,相继推出鲸鸣、唱鸭、音街三款K歌应用:鲸鸣的创新在于用户可以录下和声,给其他用户的作品添加“合唱弹幕”;唱鸭、音街则结合了配器与后期制作,更加匹配年轻一代“玩音乐”的态度与需求。

由此,K歌大战从线下蔓延至线上,数亿用户规模的移动K歌市场,有海量曲库,有形式多样的用户互动,便捷且价格低廉,更抓住了未来消费主力——Z世代的注意力

KTV之难,一在竞争,二在版权

过去,人们的娱乐形式较为单一,朋友聚会无非聚餐、棋牌、K歌、看电影、参加体育运动几种,KTV行业兴于此,却也在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面前遭遇危机。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,桌游、密室逃脱、舞会、蹦迪、攀岩、射箭等各类室内运动……KTV不过是众多娱乐活动中的一个选项而已。

此外,许多来自KTV行业之外的经营者也把K歌作为吸引客源的手段之一。比如不少酒吧都设有Open Mic Day,邀请酒客随意上台献唱,简直是麦霸们尽情展示自己的天赐良机。另外在轰趴馆,K歌设施基本属于标配:比起去KTV聚会只能K歌喝酒,选择不仅仅能K歌的轰趴馆,岂不更为机智。

众多竞争对手夹击下,KTV确实需要另谋出路。
 
而KTV作为音乐产业的衍生业态,更离不开行业核心——版权的直接制约。多年来音乐行业版权得不到重视暂且不提,倒是给了KTV野蛮生长创造了机会。如今,版权环境逐渐向好,KTV侵权成本将越来越高。
 
据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公示,2019年全国各地KTV每个终端每日的版权使用费用在8-11元,算下来一家KTV每月的版权支出成本不过万元左右,并不算高。尽管如此,各地的侵权纠纷却是层出不穷,每月都有数起音集协诉KTV经营商的侵权案件。

图源:裁判文书网

KTV想要合规经营,必须重视所使用的音像作品版权。一旦侵权,版权方、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。
 
线上则不一样了。互联网巨头早就从版权方处取得了包括表演、广播、信息网络传播、改编等一系列授权,用户翻唱完全不受版权困扰。也许你无法在KTV唱《十年》《听海》《泡沫》,但在腾讯等巨头支持下的在线K歌平台,只有你不会的,没有你想唱而不能的。
 
所以说,遭遇互联网巨头入侵的传统KTV,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不容易。因此,我们才看到“KTV餐厅”“KTV火锅”“KTV电影院”“KTV录音棚”“KTV直播间”各种“KTV+”的花样百出,无非是想挽留住不断流失的顾客,用不同的花样组合来吸引爱玩、爱新鲜的年轻人。

跨界KTV方法论

跨界尝试固然不错,但能不能做到令顾客满意,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 
拿VR + KTV来举例,体验过VR迷你KTV的消费者反馈称,只是多了个VR头盔,消费价格便比普通KTV高上一截。其次,并非所有歌曲都有配套视觉画面,有的VR画面甚至做得相当粗糙。再者,唱完一曲继续点歌时还要把头盔摘下来,不甚方便。这样的VR+ KTV,是不是有点欺骗消费者的感情呢?
 
再说餐饮KTV。如果KTV除了提供酒水,还允许顾客点餐,那么,企业的经营范围必然还须包括餐饮,并且获得《餐饮服务许可证》,得到餐饮服务监管部门的审查批准。也即,业务范围扩大了,企业相应的经营职责以及应向消费者承诺的卫生、安全,一个都不能少。


跨界不易,它需要KTV经营者在两个甚至多个领域了解用户心理、行为习惯,累积实践经验。如果经营者无法在短期内做到这些,与来自其他领域的经营者开展合作,也未尝不可。餐饮店老板与KTV老板合开一家KTV餐厅,不亦乐乎?
 
对于所有经营者来说,好的用户调研能够改变一家企业、一个品牌的口碑甚至未来发展方向。比如,KTV直播间会不会是个伪命题?认真观察消费者,不定期地回访一些顾客,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,经营者定会收获颇多。

结语

这些跨界KTV,看起来“不务正业”、赚足了人们的眼球,但其实,跨界不是噱头,而是行业面临竞争压力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,特别是后疫情时代,随着KTV恢复开门营业,想必这样的戏码会更加的层出不穷。总体来看,KTV的客流量不会再高速增长,而各种娱乐形式还在瓜分用户娱乐时间,分给传统KTV的必然有限。只有翻新花样,想方设法从顾客吃饭、喝酒、看电影、聚会社交的时间里“偷”一些出来,KTV才可渡过此劫。
 

因而,未来的娱乐场所一定是融合多种业态的一站式综合娱乐体,互联网巨头预见到了,实体经营者、传统KTV也意识到了,只不过目前来看,被疫情打断了。等着吧,疫情后,这场线下娱乐场所争霸“K歌之王”的硬仗,一定会有行业巨变和洗牌。



 留言话题互动 
你对花式KTV怎么看?
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

 推荐阅读 


 主题搜索 

文化产业顶尖大号「文化产业评论」,是专注于文化产业全领域的新媒体平台,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,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,政府、企业、机构、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,是国家部委、地方政府、文化企业、行业机构掌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。

交流/咨询/合作
请加主编微信号:7759813

点击下方【阅读原文】加入「文化产业评论」,这里,是你的舞台~

欢迎给Sybil打赏,您的支持就是她的动力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